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重他人,也是尊重自己。
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孔子倡导的“仁、义、礼、知、信”,说出了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自身修养好、懂得尊重别人、讲礼貌、讲诚信。现实生活中那些有道德、有修养、有文化的人,在与人交往中,他们始终牢记先人后己的处事原则,他们善于换位思考问题,他们在做事以前首先想到的是别人,始终表现出一种“虚怀若谷”的高尚境界。很显然,他们充分地尊重了别人,当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赞许。那么,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尊重别人呢?
首先要学会欣赏。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,是建立在善于发现和摒弃嫉妒、悲观厌世的不良心理基础上的优秀品质。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貌美、体健、学厚、文博,也要学会欣赏老年人的经验丰富,中年人的年富力强,青年人的青春与活力,小孩子的天真与烂漫。总之,只要我们愿意欣赏,就能找到欣赏的理由。只要我们学会了欣赏,我们就学会了尊重。
第二要有谦虚的态度。在我们的周围,在我们生活的集体中,不乏学习的楷模,他人的仪表美、心灵美、语言美、品质美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他人渊博的知识,敏捷的思维,善辩的口才,杰出的才华,精湛的艺术,完美的人格,丰富的爱心,刻苦奉献的精神等等都值得我们仰慕与学习。只要我们时时处处保持谦虚的态度,确立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的处世哲学,我们就学会了尊重他人。虚心向他人学习,取长补短,进而丰富和发展自己,使自己的人生充满微笑和掌声。
第三要注重言行文明。人是有情感的,人类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,语言传递着情感。因此,我们要学会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语。如“您好”、“你需要帮助吗”、“对不起”、“没关系”、“再见”等,别看这些简短的文明用语,学会使用它,你也许就学会了尊重别人,别人也一定会尊重你。一句“您好!”表示了真诚的问候,美好的祝福,使别人与你的感情拉近了。一句“你需要帮助吗?” 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,愿意伸出热情的双手,体现了自己的友好和大度。一声“对不起”,是对自己无意过失的挽回或对自己过错的真诚道歉,这不仅反映了你对别人的尊重,而且也表明了自己的坦诚。一声“没关系”是对别人过失的原谅与宽容,也表现了自己豁达的胸怀。临别时的“再见”,能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。
不管在现实的生活空间,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身边的事,善待周围的人。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真诚,少一点虚伪,多一份真情,少一点假意,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人世间的真情、真意和真诚。学会尊重别人,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,同时也就会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!
俗话说:“我敬人一尺,人敬我一丈”,用善良之心、真诚之意去对待别人、笑对人生,就会笑口常开、幸福一生。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,请从现在开始,就从今天做起,学会尊重别人吧!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。谢谢大家!